开云体育-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- APP 最新2025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│云岭花绽放 奋斗正当时
2025-07-14开云体育官方,开云体育app,开云app下载,开云棋牌,开云直播,开云体育靠谱吗,开云体育和亚博,开云体育老板是谁,开云官网,开云体育,开云直播英超,开云电竞,开云游戏,开云,开云体育官网,开云体育官方网站, 开云app, kaiyun sports, 开云体育简介, 开云体育官方平台, 世界杯开云, 开云体育app下载, 开云体育网址, 开云体育2025
从纵向上看,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中央访问团到民族地区、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、组建民族工作队深入基层等方式奠定了云南民族团结的深厚基础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先后采取“整村、整乡、整县推进”“整族帮扶”“兴边富民工程”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”等一系列特殊举措,各民族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升。近年来,云南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省各项工作的主线,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构建政策体系,健全工作机制,全面系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繁花锦盛,民族地区发展面貌日新月异,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深化,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。
对这一政治任务,云南以党代会、省委全会、省委常委会、全省两会等重要会议系统部署;省委民族工作会议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等专门会议安排;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、省政协四套班子共同推动;编制了示范区建设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规划,颁布了《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》《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》,建立了民族工作委员制、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,实施了示范区人才支撑工程,大力选拔和使用“四个特别”的民族地区好干部其设计之精,部署之细,动力之强可见一斑。
效果如何呢?截至目前,全省共制定了10件省级民族工作地方性法规、37件自治条例、196件单行条例、7件变通规定,民族工作法规数量居全国第一,民族立法走在全国前列。全省6个自治州通高铁或动车,全省15个民航机场中有11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,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100%通硬化路、通邮、通4G网络、通宽带网,16个州(市)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。2024年,沿边行政村(社区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488元,比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5038元。
这样的魅力来自空间、文化、经济、社会、心理的全方位嵌入。丽江在空间上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抓手,持续培育发展“旅游+乡村振兴”“旅游+文化”“旅游+体育”“旅游+旅拍”“旅游+会展”等新业态,使旅游景区景点延伸、扩展到更大区域,满足多层次的大众旅游出行需求。在文化上以民族文化开发推动各民族文化互嵌,推出《纳西古乐》《印象丽江》《丽江千古情》《木府风云》等文化旅游精品,建成茶马古道博物馆、徐霞客纪念馆等一批主题文化博物馆,以文化为纽带不断淬炼中华民族凝聚力。在经济上,扎实推进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,各族群众通过开设民宿、餐厅、手工艺品店等方式,实现了在“家门口”就业和增收,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在拓展、深度在加强。在社会上,旅游商贸往来推动各民族社会互嵌,以优秀的营商环境和包容的态度吸引越来越多的“新丽江人”在丽江经商兴业、扎根落户,形成“新老丽江人”共居共事、共乐共享的发展格局。
类似的样本在云南还有很多。省会昆明始终坚持“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”理念,不断健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,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、广泛“三交”、互嵌融居,打造“四海之家”;楚雄州以“旅居+”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,充分发挥区位优势、文化优势、自然优势和产业优势,更广泛地打破地域壁垒,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;西双版纳州聚焦融居共享、研学共长、旅游共欢、体育共乐、合作共建,引导各族群众始终坚守共同家园、共同身份、共同名字、共同梦想,对内对外展示云南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形象
中老边境的磨憨,背靠托管的省会城市昆明和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,占据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、昆明经开区、昆明综合保税区、磨憨磨丁合作区“四区”叠加优势,要素保障、政策支撑和制度创新效益实现了最大化。数据显示,自2022年昆明托管磨憨以来,累计投资超100亿元,是托管以前6年总和的16倍。磨憨镇人口从托管前的2万人迅速增加到4万人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接近昆明市近郊县(市)区水平,是托管前的近10倍。2024年,磨憨磨丁合作区吸引70家企业签约、69家企业入驻、59个项目落地;全年经由磨憨铁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数量超过30万人次,同比增长136%;磨憨铁路口岸全年进出口货运量478.01万吨、货值186.7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6.4%、40.8%。
牢记嘱托,奋发进取。展望未来,云南将字字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,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,高质量起草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件,推动示范区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圆满收官,启动示范区建设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工作,举办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系列活动,实施好第五轮“十县百乡千村万户”示范引领工程;打造“和和美美一家人”互嵌式社区品牌,推动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中设立“铸牢”教育课程,深化高校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》使用成果,组织开展常态化“铸牢”宣讲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,努力开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。(范春艳宁美会)